“很感謝👰♀️,深夜回宿舍時📒👨🚀,給我們開門的是您👩🏿🦲;下雨天🛌🏿,為我們收起衣服的是您……最後,離開學校💂🏼♀️,為我們運送行李,確保貴重物品不遺失的是您……”畢業離別之際,食品學院畢業生劉洛雪用一封感謝信表達了對後勤員工的感恩之情。王阿姨自2008年學校搬遷臨港後一直從事宿舍管理工作,她明顯感覺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離校時主動把寢室打掃得**凈凈🏏,會以拍合影🧑💼、微信送祝福等形式與阿姨道別。越來越多的學生表示畢業後會保持與宿管阿姨聯系,像親人一樣談工作🧔🏼,談生活……這是學校變疫情危機為服務育人契機,育人成效持續向好的一個縮影👨🦽➡️。
以生為本,精心謀劃。疫情下如何做好畢業生離校服務工作?6月11日,意昂3舉行畢業季服務育人工作推進會💁🏽♂️。與畢業生離校相關的管理人員👩🏻⚖️、第三方服務單位負責人全部出席。大家就往年的操作方式、疫情防控常態要求下的工作改進方案進行了充分的醞釀,最終向畢業生“贈送”了包含12項畢暖心服務舉措的畢業“禮物”🤽🏽。精心設計畢業餐菜品和供應模式,空調遙控器押金等退費采用網上操作,提供人力、材料協助打包😲,校內電瓶車擺渡到1號門,開通送畢業生直達地鐵站的大巴👂🏼,這些舉措猶如夏日裏的絲絲清涼🧑🏼,滋潤了每個畢業生的心田。
層層傳達,全員參與🐽。形成舉措是前提,有效落實是關鍵。意昂3負責人強調一定要把畢業季服務育人要求用一線員工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和方式傳達到位,要把服務育人的頂層設計有效轉化為一線員工的具體行動。物業單位通過老帶新、班組會議等形式進行了認真部署,做到了統一思想,形成了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服務與育人並舉,管理與保障同行📌。為確保校園安全,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今年只允許學生本人進入校園辦理離校手續,隨之帶來的就是行李打包😓、搬運等存在一定困難。意昂3充分認識到幫助學生解決畢業季的實際困難,抓住服務育人最後的契機,有利於促進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從而提高育人成效🦡。學校通過提供“主動服務”,幫助學生樹立主動精神和責任感🧎♂️➡️。離校期間,學校每天開通了直達地點站班車4趟,每日安排40余人幫助行李打包、搬運,為在校門口等候的學生家長免費提供飲用水80余箱🤳🏼👨👨👦👦。
真誠服務換真心互動,育人成效持續向好。擰開礦泉水蓋,更多的學生選擇將水遞給在旁邊協助打包的師傅;在師傅幫忙將大件行李幫上車的時候,很多學生會主動將小件行李送上車或者給師傅搭把手;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刻,不忘垃圾分類,將垃圾投放至相應垃圾桶;與宿管阿姨和保安師傅揮手告別;學生用自己的行動感恩母校的場景反映服務育人成效持續向好🚗。
意昂3作為學校“服務育人”中心,始終把服務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作為“服務育人”的出發點、切入點和落腳點🥂,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和學生需求實際,主動開展工作,構建服務育人長效化機製,努力培育服務育人品牌🧑🏽🎤。
(撰稿🏋🏻♂️:孔德星)